科技创新 诚信立足

复合式选粉机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kaiyun官方网站 > 复合式选粉机

要痛击水下的大鱼不仅要猛造核潜艇更在用好体系利器

更新日期: 2024-05-29 来源:复合式选粉机


  港媒披露中国科研人员正在研究一种全新的智能火箭助推鱼雷,通过将无人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可对距离海岸线公里的潜艇发动攻击。

  作为对比,传统的火箭助推鱼雷的射程仅有20-50公里,而攻击型潜艇的有效探测距离则视其噪音大小与海洋声会聚区等因素在100公里左右浮动。

  也就是说,使用该新型鱼雷作战的水面舰艇可在敌军潜艇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对其发动远距离打击,极大地提高水面舰艇部队在执行反潜任务时的作战效率,并影响到中美水下力量的对比态势。

  因为尽管火箭助推鱼雷并不是什么稀有武器,中国、美国、俄罗斯甚至瑞典都有类似定位的武器。但就像前面提到的那样,这些火箭助推鱼雷的射程普遍只有20公里,最大也不过100公里,对比现代战舰上普遍装备的数百公里射程的各式导弹,火箭助推鱼雷的射程也就比各类舰炮和火箭深弹要远一些。当然有个例外,据说印度发展了反潜弹道导弹,射程数百公里,使用鱼雷作为战斗部。但是印度发展这个神奇的进度,大家懂得。

  常规的火箭助推鱼雷的射程会这么短也是有原因的。一来是因为这种武器正如其名,是火箭-助推-鱼雷,而非导弹鱼雷。

  所以这玩意虽然会飞,可以被装载在各种专用发射器或垂直发射系统里发射,但其本质上仍然是一颗鱼雷装了一台火箭发动机,在靠近目标区域后鱼雷自身会与飞行体脱离,自行入水并对潜艇发动最终打击。

  这种分体式的设计导致火箭助推鱼雷只能利用弹体后半部分的助推结构来布置所有的动力组件与燃料,并不能像一体式的导弹一样充分的利用弹体空间来增加燃料储备。以至于即便导弹与火箭助推鱼雷在弹体尺寸上相差无几,但导弹就是能凭借更多的燃料储备和更小的弹头获得更远的射程距离。

  除了弹体结构导致的燃料储备不足外,还有一个原因限制了火箭助推鱼雷的射程,那就是舰艇自身的反潜探测距离。事实上,声呐的探测距离并像雷达一样,是在一个固定数值范围内浮动,而是会受到海水密度、温度以及敌方潜艇的噪音水平等多方位影响。

  这使得舰船在构建反潜网络时,往往需要依靠海洋声会聚区来提高对远距离水下目标的探测能力,而第一会聚区的位置恰好距离舰艇50-60公里,也就是主流火箭助推鱼雷的射程范围。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使用的阿斯洛克反潜鱼雷的射程只有20公里,但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放弃了对第一会聚区的打击能力,而是因为一旦敌方潜艇脱离会聚区,哪怕双方的距离会促进拉近,舰艇声呐对于目标的探测能力也会下降。

  这势必会影响火箭助推鱼雷的后续引导与打击效率,搞不好还会让上钩的大鱼溜走。因此美军更倾向于使用反潜直升机来执行在第一会聚区的反潜任务,来提升对潜艇的打击命中率。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的新型鱼雷是怎么做到打击200公里外的水下潜艇的呢?首先,海洋声会聚区并不只有一个,而是有三个,且第三会聚区的距离正好在180-200公里的范围外。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只要沿海声呐阵列的性能足够好,可完全对距离海岸线公里的水下活动进行常态化监控。

  其次,传统的火箭助推鱼雷并不具备指令修正能力,其落点往往是在发射前就确定的。这意味在对方潜艇高速航行时,火箭助推鱼雷只可以通过预测目标位置的方式对其进行拦截打击,一旦对方作出大角度机动,纵使鱼雷自身安装有主动声呐,打击行动也非常容易落空。

  相比之下,新型鱼雷在飞行过程中具备实时调整飞行轨迹的能力,确保落点可以尽可能的接近敌军潜艇,有效增加对那些试图利用高速航行机动躲避攻击的潜艇的拦截效率。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作为一款大量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鱼雷,新型鱼雷具备与水下AUV潜航器进行目标信息交互的能力。这极大地提高了鱼雷在入水后的对潜艇探测能力,让敌军潜艇难以做出有效反制。

  不过,新型鱼雷的出现固然能大大的提升的反潜网络作战效率,但这是建立在配套系统完善的情况下。而无论是可以轻松又有效监控200公里外水下情况的新一代声呐探测系统,还是能对进入特定海域潜艇进行跟踪的AUV潜航器集群。和新一代核潜艇型号的升级与量产一样,这一系列足以影响中美水下力量的对比态势的突破口,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资金来进行建设。

  在这些配套设施完善前,单单一个新型鱼雷很难对整个反潜作战体系产生质的影响,而也就没理由在现在进行大规模列装。

  所以综合看来,这一新型鱼雷在现阶段只能作为一种技术储备,为在发展远程反潜能力上奠定一定的技术基础。至于这一技术何时能获得更进一步的应用,还得看接下来的10年的发展思路及相应的成果能否面世。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联系我们

Tel : 13605208018
Fax :0516-85758076
手机 : 13605208018 陈来如